疫情以来的第一个暑期,旅游景区“自救”,打折降价来招揽游客。广西北海涠洲岛景区7月对广西居民实施半价优惠,北海-涠洲岛航线往返船票9折涠洲岛门票(上岛费)原价全票98,北海-涠洲岛船票原价普通舱,商务舱贵州省发布通知对省内A级景区免票至7月31号,半价至12月31号大家会不会趁着景区门票打折便宜去玩呢?看到景区门票降价,对我还是有些心动的。毕竟平日,在国内绝大多数旅游景区的门票都不便宜,特别是4A,5A景区门票都上百元,甚至好几百。特别是我很喜欢海岛(小离岛)度假,登岛不仅需要坐船购买船票,还要付上百块的上岛费(门票)。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有一样的感受:有不少景区,门票很贵,但是景区游览体验并不值那么贵!像三亚的天涯海角,旺季81,淡季68,景点很有名,但不明白他的价值在哪?是石头,还是刻字?比如桂林的象鼻山景区,桂林的城徽标志,现票价55(原票价75)。就为了看一眼山的形状。我想有不少景区门票让人望而却步。国内景点票价虚高实在是槽点满满。哪些景区是你们特别觉得坑的呢?我猜应该有很多吧。如果你还说旅游是有钱人才能玩的事,所以门票肯定要贵,那我只能能说你的思想还真没解放。景区门票价虚高不降,疫情影响下只有死路一条18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就发文推进国有景区降价,推动旅游发展模式的改变,很多地方以依赖“门票经济”的粗放发展模式以取得一时的经济增长却严重阻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虚高的门票价格,让来过的人后悔,这种竭泽而渔的模式,只能使得旅游业发展遇上瓶颈。我想不少同行都会感叹在一些热门旅游城市近年来已经没有那么火了。旅游团少了,但满大街的游客还不少。还有就像网上不少人在讨论为什么去海南的游客越来越少,同样是海滨度假而东南亚旅游越来越火爆。当我们在国内旅游时,景区门票开支一直是国内旅游成本中很大的一部分。例如湖南张家界,按照至少入住3晚,玩2大景区:张家界森林公园和天门山为例,人均超过元的景点门票费用,是必不可少的。杭州西湖景区已经免费数十年,只有游船才需要购票,却带动了西湖周边的各行各业的发展和拉动消费,我很喜欢西湖,不单单是断桥残雪,苏堤春晓,也喜欢九溪十八涧,梅家坞茶田,开放的西湖,让游客从不同的角度慢慢体会西湖的魅力。这比起封起大门,买票看西湖,坐景区专线车带到景观台打卡拍照要好玩的多吧。再比如说桂林的象鼻山,自从成为春晚分会场之后,确实给桂林旅游带来不错的宣传,但是不少游客到达后发现看象鼻山要购买当时原价75的门票,在景区周边种上植被挡住视野,不购票看不到象鼻山(目前植被也砍掉)。试想如果象鼻山,连同周边日月双塔构成桂林景观为标志做成免费的开放式公园,只收取游船付费游览观光。我想将会是桂林旅游的一大招牌广告。我从来不反对景区收费,因为各个景区的概念不同,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还有倾向游乐性质的景区向游客收取门票以便于景区景观的维护与管理是应该的,但是如果景点门票太过虚高,把很多游客因门票贵拒之门外,对于景区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再看看北京的景点门票:故宫门票60。颐和园大门票30旺季,20淡季。八达岭长城旺季45。天坛联票旺季34,淡季28·······这样的价格才是我们大家都愿意接受的吧。再看看头文介绍的涠洲岛,平日上岛门票价格(现降至98),凭门票参观岛上几大景点,不参观也是要买票的,往返北海-涠洲岛船票起,也就是说只是上岛度假,泡泡海水浴,吃吃海鲜,环岛骑行,不想扎堆景点参观也是要付一样的费用。那你们觉得这合理吗?现在的旅游已不再是观光旅游,更多的是体验旅游,体验着来自不同的景色,不同的人文,不同的美食,全域型旅游新模式。景区并不是旅游的全部,而只是个支点!怎样利用好一个支点来撬动整个旅游新经济的全面发展是未来需要面临的。所以你会对近期景区门票降价会买单吗?评论告诉我。我是李卷钱和莫莫不是情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