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唐诗宋词的朋友,会经常看到“阑干”这个词。“阑干”本身有多重含义,不过其中一个重要的意思便是“栏杆”,例如在“独倚阑干昼日长”“何处倚阑干”等句中都是此义。这些美丽的诗句,曾经带给我们无数美学意象,令人深深陶醉。那么,你见过真正的“阑干”吗?前不久,小渔去河南旅游。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景点中,见到了我国唯一保留完整的宋代石栏杆,竟有种又惊又喜的感觉。惊讶的是,这处极为珍贵的古代文物,知道的人太少了;喜悦的是,其能够留存至今,虽然只有一段,但已经十分幸运了。济源:四渎之一济水的源头这个景点名叫——济渎庙,位于河南济源市境内。济源市位于河南西北部黄河以北,和山西省运城市、晋城市交界。按照行政级别来说,济源比较特别,它既不是地级市、又不算县级市,而是一个省辖市。济源市的面积很小,只有平方公里,是洛阳市的1/8、南阳市的1/14,但这里却是河南最富的地区之一。年的时候,济源市的人均GDP远远甩开了其它城市,仅次于省会郑州。济源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工业,和河南许多依靠旅游业的县市相比,游客对济源的印象并不深。说实话,小渔没有来到济源之前,也不知道这里还有很多可玩、可看的地方。济源最有名的景点是王屋山(就是“愚公移山”中,愚公想要移走的两座大山中的一座),很多游客来到济源,也是冲着王屋山而来。其实按照当地朋友的说法,来到济源,济渎庙才是最该来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济源”的名字其实已经向我们透漏了这个答案。“济源”的名字取自“济水”,因为这里位于济水的源头而得名。在古代,济水和长江、黄河、淮河并称为“四渎”,是我国古代对四条独流入海的四条大河的统称。中国人自古有敬神的传统,“四渎”在当时分别代表了一位神仙,而济渎庙就是祭祀济水神的地方。不过可惜的是,济水经过多次改道,如今也已经消失了,所以知道它的人并不多。但济水留下的文化积淀,却影响至今。除了济源之外,山东省的济南、济宁、济阳等地,也都和济水有关而得名。济渎庙:古建筑博物馆听朋友介绍了济渎庙的背景之后,我们立刻决定一定要来济渎庙看看。事实证明,这里真的非常值得一来。济渎庙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距今年多年历史。它也是我国留存至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四渎古建筑群。济渎庙建筑群坐北朝南,总体布局呈现一个“甲”字型。其现存宋、元、明、清古建筑20多座,分为四大区域:前面是济渎庙,祭祀济水神的地方;后面为北海祠,祭祀北海神;东面是御香苑,是祭祀时钦差们临时休息的地方;西面有天庆宫,是祭祀玉皇大帝的场所。整体建筑群排列在三条纵轴线上,气势恢宏、蔚为壮观,也被古建筑专家誉为古建筑博物馆。我国唯一现存宋代栏杆跟着导游边听边看,感觉这里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故事。走到济渎池北庙的灵渊阁,导游指了指一段看起十分普通的石栏杆,告诉我们这是我国唯一现存的宋代栏杆,具有非常高的文物价值。在场的几个伙伴都很吃惊,因为大家从小学过很多宋词,里面经常出现“阑干”,在济渎庙中竟然眼见为实,颇有一种穿越的感觉。我仔细看了看这段石栏杆,发现它中间雕刻着“万”字花纹,上面镂刻仙草、宝瓶等装饰物,虽然能看出岁月的痕迹,但仍然十分精细。导游介绍说,这种样式的栏杆是宋代《营造法式》中所记载的单勾栏。其实站在对面的亭子拍照,能够拍到这段石栏杆的全貌,会更能看出两侧精致的雕刻花纹,不过当时我拍的照片模糊了,所以只能给大家看看近照了。除了这段宋代石栏杆外,济渎庙内还有很多值得一看的文物。例如始建于北宋开宝六年()的寝宫大殿,是河南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在全国宋代木构建筑中都占有重点地位。遗憾的是,我们去的时候大殿正在修缮中,所以只看看看外观没法走入参观。如果你喜欢人文历史,绝对能在济渎庙中逛上许久。“天下第一洞天”石刻、两株千年古柏树、40余通精美碑刻、济水源头的泉眼……每一处都值得慢慢品味。深厚的人文气息之外,这同样是一座“颜值”很高的庙宇。红墙绿树、蓝天碧水,如果有一位身着汉服的姑娘,那真是一幅古典画儿了。喜欢拍照的姑娘,不妨身着汉服在宋代石栏杆前来一次凭栏远眺吧,这才是真正的追古思今呢!想了解更多冷门、好玩的旅游地,欢迎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464.html
上一篇文章: 对不起,我要去安徽了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