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北海旅游 >> 北海旅游新闻 >> 正文 >> 正文

这艘英国百年老舰,竟躲过一次又一次拆解的

来源:北海旅游 时间:2025/4/4
白癜风人民大会堂活动 http://nb.ifeng.com/a/20180426/6532940_0.shtml
军舰的命运,无外乎以下几种。光是两次世界大战,碧蓝的海洋中就葬下了多少钢铁的遗骸。于战场上沉没,应该是军舰最为本分的结局。海军迷们张口就能说出好多有故事的军舰和战场:珍珠港、中途岛、丹麦海峡、纳尔维克、塔兰托、铁底湾……海底都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战争遗迹。战争结束以后,也有一些从战火中幸存下来的军舰完成了在军队最后的任务——担任军队测试武器的靶舰。其中最有名的当然是核试验“十字路口行动”中以“萨拉托加”号航母为首的大编队。而退役航母“美国”号更是经历了25天才被炸沉的大规模武器试验。靶船其实每年都会有很多,她们为后辈的前进烧干了最后一升油。再然后就是那些转售他国或转为民用,无声无息寿终正寝的军舰了。世界上并非所有国家都需要最先进最大规模的舰队,一些二战时的老船如今还在小范围内发挥着海岸防卫、运输等作用。比如菲律宾海军里就有不少从美国购买的二战老船,至今仍在服役,她们的那些老战友们则陆陆续续在发挥完余热后进了拆船厂。二战时美国大批量建造的护航航母,相当于运输船,战后改为商船,也是一样的结局。稍微有点特殊的是,有的老船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比如旧日本海军从二战中存活下来的驱逐舰“秋月”和“凉月”,她们的舰体被用去修筑了防波堤,从承载罪行的战争机器转变为真正的卫国护民之用。只有为数极少的船只能够在退役后保存下来。因为大战之后总会经历一段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阶段,军舰的保养和维护是件成本非常高的工作,只有那些有人集资专门保存的军舰才能避免被拆解而成为博物馆舰。如“密苏里”号战列舰,“贝尔法斯特”号轻巡洋舰等,现存的博物馆舰大多建造于二战时及战后。那么,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存活至今的军舰,你见过吗?在英国,还真发现了这么一艘“老奶奶”级的军舰,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存留的唯一一艘英国巡洋舰,也是唯一一艘存活至今的日德兰海战见证者。她就是建造于年的英国皇家海军C级巡洋舰卡洛琳号(HMSCaroline)。这艘全长米,排水量吨的巡洋舰年12月4日入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直在北海活动。在年英德日德兰海战大交兵中,她加入了第四轻巡洋舰中队,在这场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大规模的海战中,成功地协助英军封锁了德国的出海口,让德国公海舰队成为了摆设。此后“卡洛琳”号参加了海军航空兵的训练。,《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签订让海军列强削减主力舰吨位开始“海军假日”,失去用武之地的舰船们纷纷进入后备舰队。“卡洛琳”号也不例外。这些船因为经历了一战饱受创伤,已不适应后来的战场需要,陆续在发挥了作为训练舰或运输舰的余热后拆解。一部分没有来得及拆解的老船迎来了二战而进行改装重新服役,“卡洛琳”的同级舰中,6艘船在二战中沉没了,剩余的也在终战后很快解体。“卡洛琳”号得以保全的原因,是因为她承担了一项重要的职责——担任英国皇家海军预备队的总部和训练舰,从年起,她就被停泊在贝尔法斯特港口,所有的武器都被拆卸下来用作港口防御,从此再也没有出航。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都被用作皇家海军在贝尔法斯特的司令部,负责调度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护航。后来司令部在贝尔法斯特各地扩展了不少建筑,当时大量的水手都戴着“卡洛琳”号的帽子。二战结束后,她又回归了皇家海军预备队,临时房屋堆满了她的甲板,让她看起来更像是一座旅馆或是办公楼。直到年,司令部才搬到岸上。年,这艘巡洋舰在退出战斗序列89年后,终于正式从皇家海军退役。现在,英国“国家遗产纪念基金”斥资万英镑,对“卡洛琳”号进行了修复,让她重现一百年前日德兰海战时的样子。她现在是贝尔法斯特著名旅游景点“泰坦尼克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博物馆向人们展现百年前海战的峥嵘岁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846.html